心理咨询室制度及面询预约流程
  作者:admin   日期: 2025-05-06  点击率: 0   [我要打印]   [关闭]
摘要:

心理咨询室制度1.咨询师应严守职业道德,尊重来访者,对咨询内容有保密的权利和义务,确保来访者的权益不受侵犯。2.咨询师应本着真诚、尊重、温暖、负责的原则,对来访者提供最大程度的帮助。3.咨询师若遇到自

心理咨询室制度

1.咨询师应严守职业道德,尊重来访者,对咨询内容有保密的权利和义务,确保来访者的权益不受侵犯。

2.咨询师应本着真诚、尊重、温暖、负责的原则,对来访者提供最大程度的帮助。

3.咨询师若遇到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应明确告诉来访者。

4.咨询师有权拒绝不属于咨询内容的要求。

5.每次咨询结束后,咨询师应及时整理咨询记录,分类存档。

6.当班咨询师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营造安静、舒适的咨询环境。

7.咨询师应爱护咨询室的物品,保持好咨询室卫生。

8.严禁随意带领无关人员进入咨询室及翻阅咨询档案。

 

 

                            学生管理部

                              2024年9月1日

                                    

 

 

 

 

 

面询预约流程:

第一:前往咨询中心,填写预约登记表、登记条;

第二:预约咨询时间,取登记条回班主任处登记咨询时间;

第三:按咨询时间到咨询中心与心理老师进行咨询;

第四:咨询效果评估和反馈,确定咨询方案(或转介);

第五:确定咨询疗程及进行后续咨询。

预约时请与咨询室值班人员约定咨询的具体时间并简略论及所要咨询的问题。被接受预约的来访者,注意以下问题:

1.心理咨询必须在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进行。

2.请您准时赴约。通常应在约定时间前5分钟左右到达比较合适。

3.首次晤谈没有特殊要求,并不要求做特别准备,尽可能真实客观就可以了。心理咨询要求来访者在晤谈中,尽可能反映自己的真实情况,过多的隐瞒,可能会妨碍咨询师对您的困扰做出判断。当然,咨询师会尊重您的隐私权。

友情提示!

•不要指望心理咨询师告诉你“应该怎么做”,我们是和你一起面对你的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人是你自己,这样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潜能激发、自我成长的过程。

·每次咨询后,咨询师会布置一些作业,你最好能保质保量的完成,这样咨询才能顺利进行下去。

 

心理咨询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以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以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为目标,不断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工作思路

1.面向全体在校学生,立足于学校发展性、预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预防疏导为主,干预、治疗为辅,加强每月最后一周心理健康班会课的指导与研究。

2.密切与各班主任的联系,及时了解班里学生的心理状况,协助班主任做好个别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3.将心理健康工作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有机结合。把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到学校的德育教育和德育课程当中。

4.根据学生在校的不同阶段,分期做好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5.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好团体辅导工作,认真细致的做好个案咨询辅导工作。

6.对即将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实践的学生,利用一些专业技术,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人格特质,各自的长项和短板,在选择就业时做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自的长项和优势。

三、具体工作安排

1.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室主要工作之一。我们要积极开展针对学生和老师的个体咨询和针对学生的团体咨询。做好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扰、找到问题的症结。对于个别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给予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业咨询、诊治部门。对于个别班里出现的个人行为偏差的同学,主动接触、关心接纳,给予心理上的疏导,帮其找到问题的症结,助其成长。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00(心理咨询时间规定50-60分钟/次)。对个别行为偏差的学生,可避开咨询时间单独进行。利用班主任例会的时间,就如何开好心理班会,对班主任进行培训和指导。

2.针对师生心理发展的需求,积极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针对不同的群体举办内容不同的心理健康讲座;

新生报到开学初期,针对新生开展如何适应学校新环境的心理讲座;

针对在校学生举办青春期心理健康讲座(男、女分别进行);

针对二年级第二学期,即将离校步入社会进行实践的学生,进行升学、择业方面的心理指导讲座;

针对班主任的心理健康讲座。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及如何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不足等方面入手,帮助班主任对班里的每一位学生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从而促进师生关系的融合,增强和谐班级建设;

3.突发事件疏导工作。在发生校园安全或自然灾害后,及时对师生进行心理干预,以防止形成心理应激障碍。

4.积极做好一年级新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工作。以后每年新生军训结束后,进入各个班级做好每一位新生的心理档案填写工作。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有利于心理老师和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并迅速找出适应困难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积极关注和爱护,并依据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找到学习和生活的快乐点,使适应困难的学生尽快步入正轨。也可利用一些心理测量表,对全体新生进行心理测量,筛查心理困扰较严重的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积极心理疏导和干预。

5.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教育环境。积极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杂志、板报等工具,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从而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6.可以利用晚自习,开展心理相关主题班会活动,或者利用晚自习时间对30人以下班级做团体辅导。

 

 

                             学生管理部

                              2024年9月11日

   

上一篇:心理健康教育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 新闻动态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党群建设 | 招生就业 |
备案号:黔ICP备17004514号-2
电话:085183841218
学校地址:贵阳市花溪区孟关乡孟关大道26号
版权所有:贵州科技学校

贵公网安备 52011102002672号